苏州和东莞两家玩具厂倒闭后,资产已所剩无几,其厂房、土地及物业都不属于其资产。这样一来,供货商想追回货款的机会就变得非常渺茫,无奈之下,从7月14日起,东莞素艺玩具公司的供货商前往素艺位于东莞道滘的另外一家工厂——东莞素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讨债。
据悉,部分供货商曾封堵了素艺儿童用品厂外的道路,并一直在素艺儿童用品厂外等候答复。7月20日,网易财经来到素艺儿童用品公司,供应商已经进入工厂里面,工厂办公大楼大门已上锁,一位供应商说,韩方管理层一直躲着不肯会面。而素艺儿童用品厂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供货商围堵已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生产运作。网易财经绕道从办公大楼后门观察发现,办公室确实无人上班,仅有部分工人仍在工作。
目前,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已把相关情况反映至东莞市政府,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类事情短期内能得以妥善解决的可能性比较小。
老板突然失踪 逃跑或缘于两大因素
2008年10月15日,由于老板“神秘失踪”,香港大型玩具厂生产商合俊集团位于东莞樟木头的两家工厂被法院查封,一夜间6000多名工人失业,工人及供货商为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薪及追债行动。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又一家经营了近20年的中大型的玩具厂突然“死亡”,这一次,同样是因为老板突然逃跑。很多人不禁提出疑问:为什么金融危机已过去3年,还是有玩具厂一夜间“土崩瓦解”?
一种说法是,从去年以来,东莞素艺玩具的订单在不断减少,加上玩具行业的成本上涨压力较大,导致公司经营情况急转直下,韩方老板无心恋战,最终掏空公司资产一走了之。
这种说法得到了东莞某港资玩具厂部门经理霍先生的支持,他指出,2011上半年玩具行业成本大约上涨30%左右,主要来自员工工资、汇率变化、原材料三方面,导致玩具企业的利润率微薄,均在10%以下。
霍先生称,玩具企业下单与交货大约有半年的时间差,而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外买家相比议价能力弱,订单有加价但不如成本涨幅大,“现在玩具行业的形势确实比较艰难,一点不比2008年轻松。”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和素艺玩具做了十年生意的邓先生,他认为,股东内讧、管理不善是素艺玩具倒闭的根本原因。
邓先生说,素艺玩具公司在韩国比较知名,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历过4任老板,第三任老板发行股票上市,后来卷走了1个多亿,在韩国打官司把他了抓起来,后来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财务漏洞也越来越大。而大陆的3家公司和香港的投资公司联合,和韩国公司打官司,结果韩国公司胜诉,导致了大陆这3家公司走向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怎样,希望政府一定要查清公司倒闭的原因,不能让这些老板们随便一跑了之,否则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出现问题时效仿,最终受害的还是工人和供应商。
玩具等制造业面临困境 倒闭潮料难来临
东莞素艺玩具公司的突然倒闭,加上6月东莞定佳服装厂的关门,引发了市场对东莞“制造业寒流”再一次侵袭的担忧,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还算不错,东莞制造业倒闭潮应该不会到来。
东莞市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认为,目前制造业可能没有像2008年那么严峻,主要还是现在整体市场经济环境不一样。东莞做外贸出口,虽然目前全球债务危机在升级,但经济面上看还没有像08年那么糟糕。
不过,林江也指出,目前企业确实面临各种经营困难,首先政府的态度不一样,2008年时政府是挽救中小企业,拿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放宽银行信贷等。但现在国内的经济还算不错,政府宏观的经济政策是紧缩银根,这导致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其次,来自经营成本的压力,一个是上游产业原材料的涨价,08年的情况是没有订单,而今年是企业有单不敢接,主要就是价格高;另一个是政府要求给制造业的企业工人加工资,企业的经营成本无疑就会上升,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必然会存在倒闭情况。
第三,在银根紧缩的政策下,中小企业资金面临压力,加上目前珠三角不少的制造业工厂都属于家族式经营,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若成本控制不好,财务管理混乱,就会导致利润越来越小。
采访中,网易财经发现不少行业人士以及专家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像中信,招行这样的大银行也对外表示批不出钱来。”林江说,现在高息借贷的地下活动非常活跃,按理说像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区域的民间资本是非常充裕的,但依然存在中小企业缺钱,这主要是受制于政策因素,资金受到了控制,导致中小企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