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得平追债公司教你如何识破传销,以及防骗对策
近年来,一些传销组织以快速致富、高额回报为诱饵,采用各种欺诈手段蒙骗群众、聚敛钱财,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成都追债公司提醒,如果不小心误入了传销组织不要绝望,要时刻找机会报警。
外地女子疑被骗误入传销组织窗边挥衣获救援
昨天(11.27)上午10点多,绵阳迎宾路23号某居民楼内,一女子在窗边挥舞着衣服,并大声向路人呼救。过路市民闻讯后,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随后,巡特警三大队民警赶到现场,通过询问了解到,该女子姓李,河南人。本月23号,李女士在老乡的忽悠下,来到绵阳谈投资。不过,这几天老乡根本没带她见过所谓的合作公司。李女士猜测,自己很有可能已经落入了传销陷阱,老乡今天上午出门后,将她反锁在房内。由于李女士身上没有手机,只好在窗边向路人求救。
民警试图联系房东前来开门,但是房东迟迟未到。这时一名女子出现在楼下,李女士告诉民警,这名女子也是和老乡一起的。民警立即将该女子控制,要求其打开房门,救出了李女士。
目前,此事已移交工区派出所调查处理。
下面,成都搁得平追债公司教你搁得平追债公司教你如何识破传销,以及防骗对策:
如何一眼看穿传销?
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的专家支招,不管传销组织如何伪装自己,只要同时具备以下两点就可以断定涉嫌传销:一是让你交纳一定资金或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加入资格——“交入门费”;二是让你发展他人加入其中,形成上下线的层级关系,并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所交纳的资金或者销售业绩为计算报酬的依据——“拉人头”。
传销和直销有何区别?
直销是由企业招募直销员,直销员把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直销员按销售业绩提取报酬;传销加入时须交纳高额入门费或被要求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传销往往是金字塔形的层级关系,加入者以拉人头发展下线骗取资金的多少来提成。
遇到传销怎么办?
如果被亲戚朋友骗到外地,他不谈工作、生意,只是游山玩水,还提出要看你的身份证、借用你的手机……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一定借机逃脱。如果发现传销证据,应及时举报。
如有亲戚朋友被骗往异地从事传销,首先要尽力劝其脱离传销组织。若劝说无效,则要设法弄清详细地址,及时举报。
如果发现传销行为,或是传销受害者,应当积极收集有关线索,包括详细地点、传销人员尤其是骨干人员的住所、传销方式、宣传材料等,并尽快报案。
大学生或农民等外出打工时,要记好当地公安、工商机关举报电话,以备急需时使用。
懂先生释疑
传销为何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传销穿上“新衣”,迷惑性超强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传销也穿上了“新衣”。
形式改变。以往是传商品,现在是传虚拟的概念,以“资本运作”“连锁销售”“电子商务”“原始股投资”“基金发售”等为幌子从事传销活动,即便有实物也只是当作道具而已。
模式多样。除了以往拉人头异地聚集式的传销,网络传销正在悄然疯长,具有扩张迅速、无地域、隐蔽性更强等特点。
手段翻新。除了以往的用粗暴胁迫手段对待被骗人员外,现在多是采取家庭式温情管理,逐步诱人就范。“他们将人骗到异地后,一般先是有专人陪着玩,生活上极尽热情照顾,用行为感化你,使你有认同感后,才开始洗脑培训,使人一步步掉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
隐蔽性强。以往的传销人员多为集中居住,现在传销组织则更多在分散的单元居住,尤其是传销组织头目多是异地操纵指挥,难以发现。同时,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紧密联系和控制,有些下线只通过网络联系上线,根本没见过上线的面。
传销最懂以利诱惑人加入
中央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教授苗月新分析,传销之所以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非法传销组织盗用了合法直销的名义,套用直销的运作形式,容易迷惑人。一般老百姓(51.880,-0.30,-0.57%)对于传销和直销不太能分清,因而非法传销从形式上很难被老百姓识别出来。
其次,传销组织者深谙一些人梦想“一夜暴富”,急于发财的心态,对参与者实现精神控制,频繁给下线“上课洗脑”,让不明真相的参与者羡慕不已,并且努力效仿。一些利用朋友圈传销的上线经常“晒”自己的高额收入,就是为了成为下线“学习的榜样”,不断激励其继续发展下线。
从传销参与者角度看,由于交纳了“入门费”,即便有些人识破骗局,但为了捞回本钱,就开始“揣着明白装糊涂”,去骗更多的人。专家表示,远离传销陷阱,最根本的还是要克服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